返回二四、生活  但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读到一本书,讲人类认识划分三个部分,信仰、哲学、科学,就是说最初人类对某种观念只能无条件地崇拜和相信,这是信仰,也是宗教的基础。然後,人类开始质疑一些说法,试图找到相信它的根据,这就是哲学。再进一步,如果人类用严谨的语言,在某个知识领域,建立起一套经严格证明,且实践检验正确的系统,则是科学。吴湛,你认为,计算语言学现在处於哪个阶段?」

「哲学阶段?」吴湛似答似闻,然後陷入思考。

「不,山丰,你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有好多层面。」柳凛接着讲,「首先,不是任何观念都能从信仰发展成科学,b如神的崇拜、X善论、X恶论等等,它们可能永远停留在信仰阶段。另外,哲学和语言学的关系也很复杂,也学语言学b哲学还基础,也就是说,从信仰到哲学,可能还需要过语言学这一关,哲学的思考和论述,都必须借助人类语言,因此,如果语言学中有些概念不清,哲学的很多概念也说不清,也就无法进入科学阶段。这有点类似哲学和逻辑学的关系,虽然通常将逻辑学归於哲学,但实际上,它是哲学的基础。首先有了基本的逻辑,哲学的论述才能开展。语言学也如此,首先有了基本的语言单元,哲学的大厦才能搭建。」柳凛滔滔不绝,讲了很多,自己也意识到,有点跑题了,就停了下来。

吴湛说,「计算语言学现在属於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当然希望进入科学的阶段,像今天听到的图语言模型,就是一个尝试,不过这些年,国内外太多这些理论出来了,柳凛最近迷上的LFG,也是其中之一,其实都走的是sky的路子,用在计算机语言的设计和处理上,大获成功,用在人类语言,就漏洞百出,sky自己也修改不停,目前还是看不到曙光,像今天这麽大口气的,还很少听到,像古代练丹师给皇帝推荐的长生不老丹。」

「那你们说,我们该怎麽对待这个专业?」山丰问。

「先别那麽大口气,具T问题具T分析,一个问题一个算法,尝试通过实验的方法不断改进算法,一点点提高。这是目前可以实实在在做的。」吴湛给出了建议。

「这属於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兴趣和长处。一个一个小问题的慢慢改进,什麽时候是头?其实是在逃离问题,等别人突破,跟在後面做点小改进。而且,这些方法,大部分,其实稍微分析,几乎都到了无法再提高的瓶颈。数学上,不是有很多函数吗?看起来在不断增长,其实,理论上早就发现一个无法突破的上限。最近兴起了语料库方法,思路和sky完全不同,也许提供了通用方法的另一种途径?」柳凛说。

「国外已经兴起很久了,中国关注的人还不多,清华的h昌宁最近出了一本书,做了一些介绍。不过,看起来,需要相当多人工标注的数据,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也许要一代人两代人,我们现在也只能浅尝辄止。你如果想长期在这个领域做,先别想太宏大目标,关键还是争取到项目,就像今天的锺妍那样,有资金支持,先活着,打零工呗,有一个机会就抓一个机会。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坚持,尤其看不到希望的坚持,你可以说是得过且过,也可以说是持之以恒。」吴湛总结道。

山丰沈默不语,觉得自己真的陷入了「炼金术」的困境,你说这东西有用嘛,它远远达不到吹嘘的那样,你说它没用嘛,它也确实对一些特定的小问题的处理有所帮助,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想像空间。山丰从吴湛的总结中,似乎觉察到一种「人心分离」的生存之道,一边做一些小小的研究,因为大的研究做不下去;一边做大大的宣传,因为小的宣传申请不到经费。简单说,就是要有点「自欺欺人」的JiNg神和勇气,看起来与科学中的诚信JiNg神严重违背,但是,这个领域的特殊X,或者说这个领域当前发展阶段的特殊X需要这样的JiNg神。不过,山丰觉得与自己的X格严重冲突,自己不适合。

到了三年级,特别是三年级下期,因为要完成毕业论文,又几乎天天去,天天都忙到很晚,山丰最後实现了一个很复杂的句法分析算法,也声称进行了改进,但真正的唯一的作用大概是让山丰觉得自己总算入了程式设计的门。毕业论文题目和内容都是山丰自己定的,难度很大,不过那时已经抱定离开实验室的想法,也觉得肯定完不成,所以也没太大包袱,只是对自己将来迷茫,山丰还是喜欢学校环境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学校。毕业论文最终完成,山丰把结果演示给导师看,是很出乎山丰自己的意料,估计也出乎导师的意料,这大概是山丰在研究生三年真正完成的一个任务,当时是1995年的5月底,尽管山丰终於对所里的各种专案有了把握和完成的信心,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不可能再向导师提出读博士,当时已经确定了工作,整个6月,把完成的代码好好总结成论文,7月就离开了北大。

本科加上硕士,山丰在北大已经度过七年了,如果从小学算起,山丰在学校里已经呆了十八年了,非常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看看,放下书本,去欣赏其他领域的美丽。受中国古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影响,中国之大,山丰才去过重庆、成都、北京三个城市,真正生活过的地方也就重庆和北京,山丰特别渴望在中国的大地上走走,去看看山丰的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的家乡。研究生毕业前找工作,顶着北大的光环,还是很容易的。当时与3年前本科毕业时,已经完全不同,本科毕业时,山丰听说主要还是分配,由用人单位到系里去要人,然後系里老师——据说当时主要是书记魏引树老师——分配毕业生过去,因此,毕业生不和用人单位直接交流,生杀大权掌握在系里老师手里,和老师关系好的,分配就能占优,四川等边缘穷困省份的毕业生据说必须回原籍单位。山丰和老师没有任何关系,不过山丰考上研究生,不参与分配,对分配的具T内情也不清楚。研究生毕业时,情况完全改变,北大在很大的一个T育馆布置了会场,各家招聘单位设置一个摊点,海报给出招收的岗位和对应聘者的要求,毕业生自己上去一个个直接面谈交流,递交简历,如果初次见面双方感觉不错,再预约时间进一步G0u通,即所谓的「双向选择」。山丰当时去应聘的几个单位都同意要山丰,大致列举如下:国家外汇管理局、文化部、中化集团、五矿集团、南方航空公司,无论以当时还是现在的标准,都是很好的单位。记得只有南航,山丰因为不够放心,还专门再次去招聘人所住宾馆,仔细询问南航的情况。

期间发生一件趣事,当时好像刚刚开始实行这种「双向选择」方式,政府机关也刚刚开始设置公务员制度,於是国家所属的机关、部委在招聘中第一次设置了一种类似後来公务员考试的考试。山丰记得,山丰上午先去参加了外汇管理局的考试,下午马上又参加文化部的考试。考试内容很庞杂,主要是文科领域,b如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等方面一些基础知识,近乎常识,但是量非常大,2个小时,根本不可能完成整个试卷,这时当时刚刚开始兴起的一种新考试理论,即不考考生的深思熟虑能力,考他们的第一反应能力,考他们的知识本能。山丰其实平时看书很杂,恰好对历史、地理、文艺也b较感兴趣,因此,回答起来还算轻松,记得上午那套题,山丰即便飞快作答,仍然没有完成。到了下午,山丰才发现,原来是同一套题目,後来听说当时草创,各家部门其实共享一套题目。於是山丰几乎不假思索,运笔如飞,还记得上午的答案,半小时就完成交卷,第一人昂首走出,文化部的监考人员大惊失sE,山丰走出好远了,才发现有人追上来,再次询问山丰的情况,索要山丰的简历和联系方式等等,交谈中,反覆念到,「北大学生确实不同凡响。」山丰哑然忍笑,故作天纵之姿,不值一提,昂然离开。

只有南航在广州,其他都在北京,印象中在各个招聘现场都没有上海的单位,如果有,山丰大概也会试一试,深圳的企业不少,记得现在很热门的华为那时就有了,但是山丰权衡半天,觉得广州更适合自己,於是没有申请一个深圳的单位。为什麽广州更x1引山丰呢?还是从文化、历史这些方面考虑的结果。山丰那时已经认识到纯粹的计算机类工作虽然工资较高,但是很辛苦枯燥,是把人变成机器的工作,时间稍久,便了无情趣。山丰希望留着一份人文的滋养,心灵的自由。

最後,山丰留了两个单位做最後的选择,一个是文化部,另一个是南方航空公司。当然,去的都是这些机构的计算机部门。其实,山丰b较向往文化部的工作,但是,山丰当时真的想离开北京,即使不是永远离开,也希望暂时离开,山丰在北京七年,山丰对北大充满了感情,却始终无法喜欢上北京。北京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社会风气,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方式,人的形象谈吐,都不是山丰喜欢的风格。尤其大学第一年发生的那件事情之後,北京在山丰心目中更是一个压制、蛮横的地方。山丰不知道中国哪个地方符合山丰心中对城市的想像。重庆山丰也不太喜欢,山丰记忆中的重庆生活都是艰辛,在很热的夏天,顶着太yAn,爬行在晒得白花花的公路上,坡度很大,时不时汽车驶过,灰尘扑面,这是山丰对小时候生活非常典型的记忆。重庆人民是了不起的,重庆人民修建的每条路、每栋楼b其他地方付出的代价要高好多倍,哪怕做个小生意,都是挑担爬坡,不知b别的地方辛苦多少倍,在这麽多山的地方,建出了这麽大的城市,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

文化部的官员还拚命强调收入如何低、待遇如何差、前景如何糟,虽然要了山丰,好像又生怕山丰去。总之,看着那个言辞不能自洽的招聘官员,最後山丰选择了南航南方航空公司,因为它在广州,山丰在北京七年了,不习惯北方冬天保暖的方式把人裹得严严实实,而且感觉一年b一年冷,最後的一年山丰已经觉得无论山丰穿多厚的衣服,冬天出门都是极冷,山丰希望到一个温暖、甚至有点热的地方去晒晒自己,而且航空公司一定外出容易,可以以出差的机会在中国各地走走看看,还有一点,南航告知的薪水远远高於文化部南航月薪4000元,文化部600元,山丰至今都怀疑文化部的招聘人员故意说低了他们的工资水准。山丰专业数十位研究生中,除了少量出国的,山丰是唯一离开北京,不走寻常路,令众人侧目。当时,北京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占据的优势,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远不是其他城市可以觑视,远不是现在可以b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海阅读;https://www.shuhaiyd.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