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九、同学  但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唐霁云来自湖南湘潭,是当年的湖南省理科状元,又来自「伟大领袖」的故乡,自带很强的光环,不过唐霁云为人却极其低调,从不夸耀高考成绩,一班的刘乔健是来自贵州的理科状元,也是如此低调。那时,软T专业人才济济,还有一些各种竞赛获奖的同学,他们都深藏不露,谦逊为人。记得入校的第一次全班开会,老师就告诉大家,软T专业是全校第二高的专业,第一高专业是生物化学,那时广为流传的口号是,「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另外,陈章良刚刚从美国回到中国,到北大生物系,作为归国第一人广为宣传,这些因素导致生物系变得热门。唐霁云虽是状元,山丰见到他的第一面,感觉却是曾经流传的一句话,「无湘不成军。」他的块头和气质有点军人的感觉,他的雄狮长发,略带摇滚歌星的气质。另一位湖南同学,来自桃源的段勇峰,也有军人般的身板。

大学4年,山丰只见到过一次同学吵架,是唐霁云和史家议,史家议来自河南新乡,那时喜欢辩论的同学很多,前面提到的h道雄算一个,史家议也算一个,稍有不同的是,h道雄有偏Ai和专长的话题,而史家议几乎不挑话题和对手。那时无论什麽问题,当然主要还是一些国家大事、世界形势,都有人兴致B0B0地投入辩论,大概唐霁云和史家议争论什麽问题时,一时语言上未控制住,动了气,大约吵了二、三十分钟,他们俩宿舍门对门,就在两个门之间的走廊上吵,山丰躺在宿舍的床上,听得清清楚楚,两人反反复复就是一句骂人的话,「我是你大爷。」估计都是刚刚学到的一点北京话骂人的皮毛,与山丰在老家见过、听过的吵架相b,太文明了,完全可以称为北大人的」文吵「。史家议每次晚自习回到宿舍,就先凑到人堆里听各种讨论,迅速找到主流观点,然後就开始反驳,开场白总是「那不一定。」天天乐此不疲,也几乎总是「得胜而归」。後来有几个同学约定,故意找了两天,讨论同一个话题,但是将主流意见两次相反,史同学根本不顾自己前两天刚刚义正严辞的发言,狠狠地将自己前两天的发言大加驳斥,旁人提醒,扯他衣角,使他眼sE,也拦不住他的兴头。大家送史家议一个外号「老怪」。现在,同学们知道,他其实不在乎什麽观点,喜欢的是与人辩论的热闹和乐趣。

史家议住在唐霁云的对门宿舍,他们宿舍还有h文灿、侯贺值、巩创辉、刘章蕴、胡屹秋,都是软T二班的,侯贺值来自大连瓦房店,壮实稳重,是山丰班的班长,当了4年的班长,巩创辉进校就已经是党员了,担任班里的书记,他们宿舍简直就是山丰班的领导区,巩创辉来自山东,能力很强,山丰四年级的时候,做毕业设计,不小心电脑染病毒,把程式、文档、数据等重要内容都给毁坏了,急得不知所措,yu哭无泪,记得是巩创辉安慰山丰,帮山丰找杀毒软T恢复回来。感觉自己在大学里,做人的气场就是不如人家,很多同学遇事都有一GU沉着冷静,x有成竹、化险为夷的气势。三年级时,和山丰搭档完成「编译原理」和「C作系统」两个大作业的李峨刚,也如此。每次和李峨刚讨论问题,山丰就会陷入一些小的细节,苦苦求寻,山丰总觉得小问题都还不知道能不能解决,大问题更不要去想了,李峨刚则恰好相反,他特别自信地认为,这些小问题,解决它们是迟早的事,只要时间、JiNg力投入,一开始考虑的关键是,把握好技术的大方向、大路线、大框架。

h文灿来自北京,人大附中,与山丰宿舍的谭丰扬是高中同学,关系很好,总喜欢到山丰宿舍来聊天,h文灿父母是中科大的老师,也见多识广,嘴大声响,一说起话来,呱啦呱啦说个不完。也常常听到他和史家议的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几天几夜也不会有结果。h文灿与小谭聊天,会冒出不少北京土话,b如他们喜欢用「那孩子」表示某个老师,用「牲口」形容学习特别好的同学,类似现在的「学霸」,shumei鼠魅?形容人长得丑,「通鼠」是「通通shumei」的意思,形容一群人都长得丑。刘章蕴在他们宿舍,相对话不多,来自青海格尔木,他的皮肤相对内地学生b较粗燥,一看就从自然环境b较艰苦的地方来的,刘章蕴很开朗,山丰从他那里知道了不少青海、格尔木的情况,他不与人争论,聊天至始至终都很愉快。胡屹秋来自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中,山丰从小看《作文通讯》,早知道这是全国最好的中学之一,胡屹秋身材纤细,皮肤细腻,文质彬彬,不像印象中的东北汉子,反像江南人士,说话微笑中不紧不慢,论理有条不紊。

再往两旁散去的宿舍,山丰去串门的次数就少了,他们来串门的次数也不多,b较了解的同学就越来越少了,但一些活跃分子还是记忆深刻,213宿舍往西是215,记得住着段勇峰、蔡济昆、蔡荆捷、马研真、张思锵、潘啸行。段勇峰来自湖南桃源,身材结实y板,较高,有湖南人的尚武气质,带着湖南乡下人的朴实,休闲时,喜欢吹笛子,蔡济昆来自北京,Ai聊天,名字中的「闻」,而不是常见的「文」,再次T现北京家长起名中的深厚学识。蔡荆捷,来自山东,名字像nV孩子,外形是较典型的山东大汉。潘啸行,北京同学,好像回家b较多,在宿舍时间较少。马研真,来自上海,很活跃,在学校的一些活动中也抛头露面,典型的一类上海男生形象,身材匀称、发型得T,衣着得T,肤sE白皙,鼻梁高,应该是一种都市气质的「帅」。这是山丰後来到上海长期生活后发现的,上海男生还有其他几种类型的形象,毕竟上海是拥有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马研真的形象是典型的上海人中来自苏南、浙北的那一批人的形象。马研真喜欢与人辩论,观点较西化,大多数时候,山丰b较赞同他的说法。

张思锵来自河南南yAn,是一班的书记,身材壮实,JiNg力过人,嗓门很大,喜欢与人争论,不亚於h道雄、史家议,但张书记特点是火力猛、语言快,速战速决,不像史、h打持久战。209往东过去,北面是楼梯和水房,南面才有宿舍,最东头住的是王尊宇、李明睿、苏任东、肖星疆,距离山丰宿舍较远,神奇的是,山丰喜欢去他们宿舍串门,可能真是因为远,也可能是因为王尊宇,山丰喜欢听他聊天,王尊宇很可惜没有当老师,他发音字正腔圆,音质纯净,音sE层次丰富,更出sE的是,讲什麽事情都是绘声绘sE,流利清晰,间cHa一些颇有启发X的个人思想,其语言的艺术X,大概唯有刘赋可堪一b。李明睿,来自广东深圳,深圳作为特区的威力正在开始展现,李明睿喜欢听粤语歌曲和踢足球,班里足球队的绝对主力,人称「里杰卡尔德」,成绩也很好,令人佩服。苏任东来自湖北,接触不多,肖星疆北京本地人,接触不多,与大多数北京同学一样,很能g有想法。王尊宇宿舍西边隔壁是两个打通的宿舍,一班的同学居多,山丰接触很少,b较熟悉的雷霆钧住在里面,另一位来自四川的同学孙宇朗也住里面,加上山丰,软T专业在四川一共招收了3人,雷霆钧也是川东方向,总是一起坐火车回去,因此b较熟悉,可是他很沉默,那麽漫长的铁路行程,和他其实聊的不多,他的家庭、父母兄弟、老家怎麽样,山丰都好奇,可是他从未谈起过。孙宇朗是川西方向,没有同车的机会,而且他在学校里感觉b雷霆钧还难接触,对山丰而言,他不是沉默,而是有些神秘,雷霆钧偶尔会提到他,但也是轻轻带过。

雷霆钧所在宿舍,山丰还知道杨湛松、赵艺璋、倪景澄,官中恒、刘乔健、h彩楠、胡振东、许岸柏等等。他们给山丰最大印象是个头很平均,心很齐,一班的很多活动都是他们组织策划的。杨湛松来自内蒙海拉尔,是一班的班长,北方人的豪爽尽显无遗,热情而有组织能力,赵艺璋来自山东淄博,能写能说,文艺青年,有策略且实g,堪称「小诸葛」。胡振东来自江西,有GU拼搏的闯劲,刘乔健来自贵州,贵州省理科状元,山丰有半个老乡的感觉,每次聊天,有莫名的亲切感,倪景澄来自新疆,h彩楠、许岸柏来自湖北,官中恒来自辽宁,大学时接触很少,後来有了微信群,他在群里的发言总是很客观、全面,也充满正能量。

nV同学几乎都没有接触,她们住在30楼,软T专业90人,分两个班,各班约45人,其中nV同学大约10人,男nVb例3.5:1,在那个时代不算男nV失衡,听说清华好多专业nV生只有一人,全校b例大约7:1。山丰班的10个nV同学,据说住在两个宿舍,一个宿舍6人,另一个宿舍4人。当时北大宿舍楼正常的房间都是住6人,靠边的房间稍小,住4人。山丰从来没有去过,首先男生一般不允许去nV生楼,其次,如果有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可以短暂进入,山丰从来不知「何为特殊情况」,也不知该向谁申请,由谁来批准。nV生中,山丰稍微熟悉一点的是冉婉,冉婉告诉山丰她家在重庆,山丰是相当惊讶的,没想到在这麽小的圈子里遇到这麽近的老乡,但也觉得不奇怪,她确确实实是很典型的重庆姑娘的模样,让山丰立刻想到那些熟悉的高中nV同学,b如夏芸。她父母到云南工作,她从云南考入北大,不过大学时全家已经搬回重庆,後来的寒暑假经常一起乘火车回去,同行的还有雷霆钧,雷霆钧提前下车,山丰和冉婉到终点站——重庆,火车经常晚点,山丰记得好多次都是半夜三更到达,冉婉一般有家人到车站接走,山丰会去找小旅馆住一夜,第二天乘船或者汽车,回长寿。

冉婉是山丰在大学期间唯一近距离接触过、交谈过的nV同学,她秀外慧中、语言朴实却见解高明,在那麽多次三十多个小时的艰苦旅程中,她似乎b山丰更能从容应对,保持仪容风度,还能给山丰一些关心。两人同行坐火车这麽多次,聊了这麽多,山丰基本都忘记了,只记得她说,「你这个人,太固执。」山丰百思不得其解,山丰不知道自己在哪个方面固执了,山丰也没有觉得自己b别人更固执,能够考进北大的,哪个不是很坚持,或者说很固执呢?山丰有时甚至幻觉,她彷佛成了山丰熟悉的那些高中nV同学,毕竟他们在完全是重庆氛围的列车上讲地地道道的重庆话。不同的是,山丰和高中nV同学有着深深的隔膜和远远的距离,也许是山丰在高中时期为了专心学习故意显得的清高而让她们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山丰,也许是山丰在高中时期不懂和nV生的交往而将她们视为太高又无缘消除误解。冉婉带着更加优秀的本sE,却能如此平易近人地待山丰,给了山丰b高中nV生更亲切的邻家nV生的感觉,这是一个神奇之处,对那时特别惶恐的山丰,近乎於雪中送炭,山丰唯一敬佩感谢有加,不敢多做他想。冉婉未来的丈夫是他们共同的同班同学,也是令山丰敬佩的同学,由於北大同学会的活跃,山丰和她未来还有很多联系和交流,这个神奇似乎一直存在,山丰似乎更天然地更多地视她为同乡,那种当作高中同学的感觉似乎还在,她温润待人的脾气一直未变,相b任何其他人,对山丰而言,她多了一份额外的熟悉和亲切。

其他nV同学的记忆都是零零星星的了,有次班级元旦活动,好像是包饺子,大家边包边聊,有人说起成都和重庆,大意是,成都是文雅的,重庆是粗鄙的,成都远b重庆好,那时重庆还属於四川,他们应该知道山丰老家属於重庆,记得顾亭说了几句重庆的好话,给山丰很T贴贤善的感觉,尤其她是来自北京人大附中的nV同学,更加难得。还有h定,来自广西,印象深刻缘於她的名字,山丰总听成「皇帝」,好奇有人敢用这麽大胆的名字。

nV同学中最大名鼎鼎的是一班的游昕和饶慧蕾,她俩的成绩稳居最强两名,对山丰而言,几乎是只可远观的神话。游昕来自天津,饶慧蕾来自湖南,山丰曾在冬天的傍晚在图书馆和学四之间的路上远远看到饶慧蕾走过,山丰视力很好,山丰能清晰地看见她微微冻红的脸,显出山丰熟悉的四川、湖南一带姑娘的好肤sE。还有很多美好的印象来自那些b较沉默的nV同学,只是自己没有勇气,也没有合适的机会,与她们交谈,b如龚晶俐,来自广西,但是看起来不像广西人,更像长江流域一带的nV子,杨墨云,来自西安,看起来也不像西北人,而像四川一带的nV子。她们总是很安静,有种极致沉静而又蕴积力量的美,她们看山丰和每个同学的眼光都是温和温暖的。郝瑾敏,来自山西,看起来像是江南的姑娘,个子很高,山丰一直觉得名字中的「慧」更贴切的是「惠」,贤惠的惠,山丰想起戴望舒《雨巷》中的撑伞姑娘。

那时大学生流行谈恋Ai,山丰记得接他入校的老乡学长周峻川教过的一句北大谚语,关於大学nV生,「一年土、二年傲,三年花枝俏,四年急得哇哇叫。」而88级软T专业的特点是,找同班同学谈恋Ai,而不是往常的nV同学找高年级男生,男同学找低年级nV生。现在想起来,那时的观念与现在的学生2021年差别真是很大。本科生不到22岁,现在22岁基本公认还是孩子,30多岁才开始谈恋Ai、结婚,被视为正常。现在本科生的恋Ai明显b山丰入学时少很多了,而且本科生的恋Ai一般都抱着「玩玩」的想法,毕业就分手。软T两个班,都有很多对男nV朋友,消息的出现一般是突然的,然後大家就视为平常。一般是,晚上「卧谈会」,有人说,「欸,你们知道吗?谁谁谁和谁谁谁好上了。」然後,有人马上说,「怎麽会呢?看着不像啊。」或者「太令人吃惊了吧,怎麽可能是他们俩呢?」是的,几乎每一对的开始,都有让人「跌破眼镜」的感觉,但慢慢地,看到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多了,或者他们表现出来的自然和和谐,大家转而认为「他们确实挺合适的」,也就不再议论什麽了。有时山丰他们也会猜测谁和谁会好,但基本都没有猜对。

现在来看,那个时候本科恋Ai盛行是符合时代特徵的,当时研究生很少,普遍流行的看法是本科结束,就是大学生活的结束,就要奔赴社会各处工作,对北大nV生而言,如果不利用本科4年完成婚恋,到了工作岗位,再遇到这麽密集的优秀男青年就不太可能了。而现在不一样,各个着名大学都在号称建设第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以北大、复旦为例,在校研究生人数已经远远超过本科生了,本科生毕业後继续读研究生是普遍情况,因此,本科生的恋Ai自然让位给研究生。何况,现在对个人自由的重视,对物质条件的攀b,都导致婚恋时间的不断推後,这些因素合力让本科恋Ai成为年长者眼中的幼稚行为。以山丰在复旦做老师,上课时的观察,现在几乎见不到本科生中成双成对的恋人出现在教室或食堂等公共场所,他们即使谈恋Ai,相互粘连的程度也远远小於以前。现在的大学生,男nV之间的接触b山丰他们那时更多、更自然,因为,山丰他们那时相互接触的动机太明显了,一般都是冲着恋Ai去的,所谓「不想谈恋Ai的接触都是耍流氓。「而现在的大学生们,已经没有这样的心里包袱了,男nV同学在一起,可以有的理由、名义太多、交往的层次太丰富了,类型太多样了,甚至无论他们怎麽交往,大都被视为合理,得到周围同学宽容的对待。

冉婉宿舍的4位nV同学,都找了山丰班的男同学,另一个宿舍的nV同学也大部分找了山丰班或山丰系的男同学,他们後来都走向了婚姻,这个b例还是很惊人的。但对大部分男同学而言,这也是残酷的,能得到北大nV生的青睐,显然是其中的少数优秀者,山丰他们在高中无时无刻不参与残酷的成绩排名,在那个战场上,山丰他们是成功者、胜利者,他们骄傲、自豪,到了北大,成绩排名隐退了,而恋Ai排名显现出来,最优秀的nV生配最优秀的男生,次优秀的nV生配次优秀的男生,平庸的男生则没有恋Ai对象,只能独自面对这个冰冷的事实,T验中学时期不曾T验的苦涩。当然,随着年岁增长,经历世事越多,越理解这样的残酷才是人生的真实。这麽而论,山丰的那些高中老师拼命向山丰他们鼓吹的话,「高中是人生最苦、最残酷的阶段,高考成功,人生就是一马平川,就是安逸享乐。」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他们将人生的竞争简单化为考试竞争,让高中生将未来的努力透支到高中阶段,不过山丰那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山丰离开高中以後,逃避各种排名,拒绝各种评b,希图个X的自由伸展,但很多时候,事与愿违。慢慢才知,高中的成绩排名,并不是最残酷的事情,毕竟排不到前面,只是说明学习能力不行,而人生还有许多更重要的能力,也许那些能力你很行。大学的恋Ai排名,相对就更残酷一些,它是你的综合实力的排名,成绩当然重要,还合并考虑了你的身T、外表、家庭等许多因素。进入社会後,社会地位的排名更残酷,直接关系你的收入、受人鄙夷还是尊重,回家老婆的脸sE,父母的眼光,甚至孩子的语气等等。山丰有时私下觉得,这是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的悲哀,人类命运之残酷与被人类视为低等的猪狗有多大的不同?这或许就是现在流行的术语,无处不在的「卷」或者「内卷」才是人生不变的本质。

山丰大学后,每年假期回家,只要电视上播放英语,b如节选的一段外国新闻报导,爸爸就会问山丰,听懂了吗?以此检验山丰在北大的学习是不是收到奇效。山丰每次都尴尬回答,听不懂,自己觉得给北大丢脸了,後来觉得父亲将大学教育想像得太简单了。山丰如果,实话告诉父亲,直到博士毕业,电视上偶尔出现的英语报导,山丰也听得不太懂,不知父亲会吃惊到什麽地步。山丰一直很讨厌外人以自己的臆想来给他人施加压力。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海阅读;https://www.shuhaiyd.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