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瑀岑不确定,自己最後会不会接下入社邀请。但至少,周五她会为了还钱过去一趟。
文学研究社,这是一个离她好遥远的词。她突然想起,在无法单独一个人被留在家里的年纪,妈要去哪里都会带着她。
看太多书会近视,灯光不够亮就不可以看。妈偶尔发觉她又安静看到忘记天暗时,会忍不住念,你这样子我要把你的书没收喔。
只有在朋友聚会时,妈会默许她带上一两本的书。四开JiNg装,文言文与白话文交杂——她这样看得懂吗?阿姨们半真半假的惊叹,好聪明的孩子。在妈的示意下,她会念出自己看到的内容,证明自己并不是一无所知。
「她就喜欢看,看到都快近视了,都不听话。」妈说,眼睛还要用好几十年,上小学後怎麽办,叫她不要看书还会生气。
我家的小孩连漫画都不看。大波浪卷发阿姨摇头,连带拍了一下坐在隔壁玩平板的男孩,说,你看到了没有,人家妹妹年纪这麽小就在看书。
男孩眼睛依旧盯着萤幕,不耐烦地皱眉,拨开妈妈的手。
纪瑀岑到更後来才明白朋友聚会的意义。但在那之前,那只是一个容许她看书的场合。偶尔运气够好,还能吃到一两块平时严格禁止的蛋糕。阿姨们会说,让她吃有什麽关系,来都来了,平时禁止就算了,出来玩就放松点。
在聚会中「看书」才是值得称赞的一件事。我没有不让你看书,但你也要懂得节制啊。妈会念会骂,学生的本分是念书,你每次从学校回来都在看闲书,复习了吗?读书了吗?确定能一百分了?
一百分。纪瑀岑知道,对妈而言,有复习的意思,就是要带着一百分的考卷回家——面对考试,妈永远b她还在乎结果。
「这里有人觉得,父母不太在乎你的成绩吗?」
周五,多功能媒T教室。男孩坐在讲台的座椅上,斜靠着扶手,一手拿着简报笔,指着下拉的投影布幕。
布幕上的简报写着今天的主题——〈那些年,我们讨厌过的亚洲父母:《鱼要上岸之前》分享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简报的主sE调配合新书封面,采用深蓝与鲜h。纪瑀岑坐在台下倒数第二排,依然能看得一清二楚。越靠後越安全,是不会被发现的位置,她庆幸自己离讲台有一定距离,才能藉着前方的人遮挡自己的脸。
讲者一栏写着:本书作者,宋闵初。
男孩就在台上。
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听见自己心跳声一下一下,重重的压迫x口,手不自觉微微发抖。
她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麽表情。
但可以肯定,要不是上课钟已响,起身离席会成为全场焦点,她不会继续待在这里。
「你有喜欢的作家吗?」
「我非常喜欢宋闵初。」
......她想要消失,立刻马上。
「应该没有对吧?」男孩笑了一下,「多多少少,爸妈应该都满在意成绩的......」
後半段在说些什麽,她已经听不进去,只试图将眼前的人和上周的身影重叠——
宋闵初教她怎麽翻墙。
宋闵初替她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