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那年夏天,小猫收到人事调动的通知。
她在同一个单位任职满七年,按照银行制度,必须轮调至其他分行,以避免因长期服务而产生潜在风险与弊端。
银行的轮调通常分为上半年与下半年各一次。早在三、四月时,就陆续有几间分行的经理私下询问她的意愿,其中不乏业绩排名更前面的核心大行。那让她有些意外——不只是因为这些单位平时难进,更因为那代表她这几年真的做得不错。
也代表,如果她愿意,将有机会站上更大的舞台,拥有更稳定的客群、更明确的升迁路线,以及更清晰的未来。
但尽管如此,她心里还是悄悄看了一眼青埔。
她听说,青埔即将设立一间新行。
那天,区域顾问与她聊到这件事时笑着说:「不过小猫你应该不会想去吧?新行虽然会从其他分行切一些存款过去,但你也知道,那些真的有贡献的大户不可能轻易放手。虽然总行保证两年内不设绩效目标,可是考绩这种东西,还是得看数字、看排名,怎麽b得上桃园这种大行?」
接着又补了一句:「你的表现一直很稳定,这两年更是亮眼。如果去桃园,我觉得最慢後年,你就可以升襄理了。」
小猫没有立刻回应区域顾问的话,只是笑了一下,轻声说:「我再想想。」
回到分行後,她坐在理财洽谈区里,望着玻璃门外午後的yAn光,有些出神。
她当然知道,去桃园是更明智的选择。
更稳定、更明确、更有未来。
直接接手一位任职七年的前辈留下的完整客群,不用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慢慢累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她不怕重新来过,只是三十岁了,会开始衡量每一次选择背後的代价与消耗。
但就像今天听见「青埔要开新行」时,心里那一下不受控制地颤动——
她知道,那里不是最好的职涯选择,却可能是最适合生活的地方。
因为那里,有深。
她只是想在自己的生活里,能够多靠近一点那个人。
下班可以顺路去他的事务所,偶尔中午也能一起吃个简单的午餐;
有时留宿他家,隔天也不用赶着出门,可以悠哉地吃完早餐,再各自踏上今天的工作。
如果人生真有一种「不太聪明,但会很温暖」的选择,
那大概就是,在明知更大的舞台在哪里的情况下,她还是轻轻地转了个弯,往青埔那头走近了一步。
她没有问他,也没和他讨论。
她不希望他知道,自己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他。
太直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太沉重了。
她怕他会因此觉得,他得为她负什麽责任——
但她只是,单纯地想待在他身边。
哪怕什麽都不说,也没关系。
所以当她收到人事调动通知的那天,她只是翻拍了通知书,传给深。
没有特别说什麽,只附了一句话:【要去青埔了。】
然後,她把手机放到一旁,转回电脑前,开始一个一个打开客户清单。
这几年累积下来的帐户不算少,每一个人都得交代清楚,每一个後续都要稳稳接上。
她很清楚——这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工作,在这里这麽多年,很多人早就不只是她的客户,而是信任她、依赖她的朋友,所以她不能慢,也不能乱。
心里虽然还留着那点不说出口的情感,但她知道,现在该做的,是让自己像平常一样,一如既往的、稳稳地处理好每一件事。
那天傍晚,深一个人坐在事务所二楼的小空间里,天光还没全暗,窗边透进来一点橘h的余光。
刚结束一场线上会议,笔电还没阖上,他伸手拿起桌上的手机,看见讯息提醒亮了两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点开,只有一张照片,配上一行简短的文字:
【要去青埔了。】
照片是调动通知书的翻拍,背景是她桌上那块木纹压克力垫板,上头有她一贯的黑笔签名。
他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几秒,什麽都没说。
没有笑,也没有皱眉,只是靠着椅背,指尖轻轻敲了两下萤幕边缘。
不是没想过她会选择青埔。
只是他没料到,当那一刻真的来的时候,心里竟然会那麽安静。
安静到有点像是什麽东西慢慢浮上来了——不是狂喜,不是感动,而是一种说不上来的踏实。
她来了。
不是说「要来」,而是真的、确实地——要来了。
他想起这几年她对工作的执着,对资源分配的敏感,对选择的慎重。
她是那种不会为任何人改变职涯轨道的人,从来不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所以她现在选择青埔,不是「因为我」,而是——她终於允许自己,想靠近一点。
想到这里,他轻轻呼了一口气,低头再看一次那张照片。嘴角没翘起来,但眼神里多了一种说不出口的柔软。
他没有回讯息。
只是看着窗外,桃花树在风里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