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寻在高中时过得不是很好,确切来说是高一的下学期直至高二上学期,将近快一年的时间她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毫无徵兆也没有任何前奏,一瞬间就像坠入兔子洞连挣扎时间都没有,倒不是会导致痛苦呐喊的深渊,是毫发无伤却活得如行屍走r0U的走在无尽的隧道。
她就读的是综合高中,高一的课程为多方面探索,上高二进行专业选组,老师仔细讲解着每个科系的课程和未来发展,孟寻听了仍没有头绪。
她想要读哪个科系?
不知道。
喜欢什麽兴趣?
大概是跳舞和画画,但没有这些科系可选。
选填时间将近,再怎麽犹豫还是得要选择,定案前孟寻将五个科系写在空白纸上,一一划掉最没想法的科系,再从中最後的筛选——最後五个科系中选择了商业学程,毕竟外婆家是做会计行业的,在家人旁敲侧击的极力推从之下,没想法的她妥协了。
兴趣无法当饭吃也赚不了钱,即便能当饭吃也可能被日复一日的燃烧而消磨殆尽——孟寻不知从哪听到说法。她想想,确实在课余时间画图和跳舞让她感到愉悦,可真正进入科系就读後,课业压力也逐渐加重之後,兴趣也没心力去做了。
见身边的同学对课业成绩严格的自我要求,孟寻起初也付诸了实践,可紧绷的弦在某一刻疲乏断裂後,只是一个瞬间就被一切毫无意义的想法给取代,成绩考得再烂也觉得无所谓。
孟寻一开始就知道她的成绩b不上用功努力或脑袋天生灵光的同学,後来心想既然都追不上不如就放水流,想法一旦锚定在脑海,整个人就会以那核心去运作。
学校好像正在把他们变成同一种样子,把血淋淋的模板摊在学生面前,告诉他们怎样是好学生又怎样是模范生,成绩排名在前五的不仅可以得到优先选座位的特权,还有许多数不清的好处。
说实在,孟寻并不喜欢好学生这词,但也对成为坏学生没什麽兴趣,她就只是一个处在高中时期的学生罢了。
难道她就不能只是孟寻这个人本身吗?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在行事情也有不在行事情的一个人,而非被分类成优与劣。
在人人称羡要尽情把握的灿烂青春,天空中的yAn光好像忘了照S在她身上,兴许是知道她压根不想把自己燃烧殆尽,才气得替那些更耀眼的存在贡献增光芒吧?不过想想,在树荫下乘凉也没有不好,与世无争的静观世界,似乎更适合她这个人,若看到更想要赢下竞争的人,她会故作失常慢一秒踩上终点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她不觉得自己有多麽重要。
没有既定样子,或许才是她真正的样子,没有sE彩到近乎透明,才难以定义她究竟是谁,想要什麽,又想追求什麽……
正好那时是从掀盖式手机转换为智慧型手机的交界点,孟寻请妈妈帮她办了电信推出的学生吃到饱方案,感受到网路随处可连线的便利X。一到下课时间,孟寻就会把手机靠在铅笔袋上,趴在桌上追剧,被动地让剧情牵着走,不去思考其中的深意,就只是戏剧来杀时间。
即便没造成太大的打击,好巧不巧孟寻的父母也正是在她高中时离婚的,她真的不意外、格外的冷静,甚至对再也不必当爸妈的夹心饼乾和传声筒,心中有一丝丝的解脱感。
她并不觉得自己失去任何一方,父母也没有阻止她与任何一方见面,也是和平分离的,所以b起感慨惋惜,倒不说终於还给她清幽了。
不用再感受空气中剑拔张怒的冷战氛围。
弥漫在家中的无烟瘴气终於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