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梅琳娜的估计,她家的那些个专职炮制药材的药户,大概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来熟悉硝石和木炭的造粒手感(理化性质)。
从而得到合适的炮制温度、时间等工艺标准。
当然,可以想见的是,已经问世的“温度计”以及正在研发中的“时钟”,会加快这一进程。
虽然梅琳娜没有多说,但伍德家族炮制硫磺的工艺发展到今天,期间必然也是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
别的不说,单是像梅琳娜那样在室温接近四十摄氏度的密闭房间里持续劳作一个小时,就已经是在急性中暑的边缘走钢丝了。
所以梅琳娜也强调过,药材的(高温)炮制多集中在冬季,药户也是交替进入炮制房轮班。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梅琳娜的这番话让李维多了几分歉疚。
这姑娘的情意和她的坚韧一样让李维着迷。
至于从零开始培养专职的火药造粒工,想达到接近梅琳娜的水平,少说也得要个几年的时间。
好消息是这些炮制药户如今都属于约书亚的“私人财产”,不管是短期应急还是长期培养,梅琳娜都可以从容调度。